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论文 » 论文欣赏 » 正文

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1 10:01:19    浏览次数:452    评论:0
导读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也给城建档案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也给城建档案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怎样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使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目前,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由于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我认为普遍存在着收集种类不全、立卷繁琐复杂、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以致在收集、组卷、报送、保管、利用上传统手工操作的多,档案质量、工作效率都跟不上形势需要。据中国城科会完成的项目《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科技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每年将增加约2000万城镇人口。全国大陆地区设市城市将由现在的660个增加到1000个以上,加上重点小城镇发展,届时全国城镇人口将由现在的7亿增长到10亿以上,每年投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由现在的4000亿/年增至6000亿/年以上。城市房地产、市政投入将由目前的每年6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1万亿元左右。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必然带来大量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接收的城建档案数量也逐年攀升。(以吉林市城建档案馆近几年馆藏量为证,如图一)在信息化发展的强势下,从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看,都需要走信息化的道路。只有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打破过去在管理上的项目、年代、专题的界限,通过对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减轻库房压力,追求更大范围档案信息收集,扩大储存量,使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与组织传输网络化、信息指标多维化,信息检索便捷化、服务利用远程化。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用信息技术拓展服务平台,提高城建档案的服务水平。因此,城建档案信息化是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流程

城建档案信息化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配置城建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库,依据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以城建档案网络为平台,依托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实现城建档案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为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动态的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城建档案馆势必成为一个面向城市建设主题、随时间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建立在集成管理模式上的主要用于快速决策支持的大型数据仓库,实现海量存储(如图二)。因此,集成管理必将是未来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有效发展途径。

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依赖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建成一个互联网上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数据库、知识库群,开发多功能复合型城建档案信息产品,为各种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城建档案馆目前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馆藏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各种级别的著录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档案文件数据库;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CAD文件、照片文件数据库;多媒体文件、档案信息数据库;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重大参考研究价值的知识、档案数据库。

以上这些数据库均应该保存文本信息、音像信息、图纸信息、统计数字信息、多媒体信息等类型的档案信息,并针对城建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建立起来,是城建档案馆的主要管理对象,其存储的内容十分庞杂、海量,因此必须采用一种使用户满意、管理过程经济高效以及管理结果最大价值实现的一个管理和服务优化整合的过程——集成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最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保障真实、可靠和完整的数字城建档案资源共享。

三、城建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模式

所谓集成,就是聚集合成之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要素之间功能互补匹配的规则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体的整体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有效地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的过程,也是构造高级系统的途径和方式。因此,集成理论的精髓就是优势互补、整体优化、动态开放、过程管理及创造性融合。具体说,就是将集成的思想、理念和原则创造性地应用于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城建档案信息技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城建档案信息规范、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城建档案信息服务等诸要素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促进整个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提高的实践过程和工作系统。概括其特点为:创造性的思维和主动的优化行为;动态的、开放的优胜劣汰和优势互补;最优化的整体和系统;全方位、全范围和全阶段管理对象、资源要素之间的。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同的城建档案部门,或同一城建档案部门的不同的信息化业务环节,会采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壁垒。集成模式就要求将这些孤立的、不兼容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进行集成,从系统的角度实现技术的兼容和系统的共享,建立一个综合的城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给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一个平台,诸如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当前要实现的第一个层次,纵向来说,就是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形成的档案集成;横向来说,就是馆际间的档案信息集成。通过集成建立集约化的、丰富的、系统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库,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提供物质基础。所以,集成管理为城建活动证据、信息、记忆的积累、共享与交流提供可持续的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为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与信息的业务管理与服务提供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无缝链接;为数字化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工程提供连贯一致和可持续利用的准确、真实、可靠、完整、系统和成套的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质量保证。在城建档案的各种形成单位都在不断生成各种各样不同内容、不同格式的文件,经归档和处理之后就形成了数字城建档案。

将其存储在数据仓库——城建档案馆,并对这些元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加载等管理模式,将各种异构数据集成为单一用户信息,为信息的分析和知识的挖掘提供高级服务。这种处理方式便于对数字档案的控制,体现全程集成管理的原则。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各领域各层次的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城建档案管理作为城市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信息管理和服务功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集成化趋势,数字城建档案信息深入发展就必然选择集成管理模式,这也是21世纪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建档案信息化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2/38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