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管理 » 综合管理 » 正文

对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主体内容的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8:39:21    来源:网络    作者:上海大学 宗培岭    浏览次数:685    评论:0
导读

编者按:宗培岭教授的这篇文章,是由他主持的《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建设研究》课题成果的一部分。最近该课题已通过专家评审,获得较高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最深入的一项成果。经作者同意,本网站特选发这篇文章,以使档案界同仁能及时了解最新学术成果。作者本人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一词,在档案界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业已达成共识的一个术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例如关于中国特色档案

编者按:宗培岭教授的这篇文章,是由他主持的《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建设研究》课题成果的一部分。最近该课题已通过专家评审,获得较高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最深入的一项成果。经作者同意,本网站特选发这篇文章,以使档案界同仁能及时了解最新学术成果。作者本人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一词,在档案界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业已达成共识的一个术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例如关于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的概念与内容构成等基本问题上目前档案学界还没有取得共识,其答案往往会因人而异。事实证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档案学凝聚研究力量,聚焦研究方向,减少理论研究中不必要的纷争;有利进一步明确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方向,探寻正确发展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的道路。最近笔者在主持《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建设研究》课题研究中对该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本文试就对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的主体内容作一论述。
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的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说,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是指形成于中国档案工作实践的理论,是中国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能正确指导中国档案工作实践的理论。欲对其进行全面揭示是较为困难的,这里仅能采取比较的方法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面对其主要构成进行描述,时间以新中国建立后为起点。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
㈠档案论
档案论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档案的定义、来源、基本属性、价值等。中外档案学理论的区别主要是档案的定义与价值,我国的档案观与价值观较国外有较大的不同。
⒈大档案观
中国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认为:“档案是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认为:“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我国档案学在档案定义上的特点:
⑴我国的档案观是大档案观。按定义所指我国的档案在构成上既包括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也包括档案馆的档案;在种类上既包括党政档案,也包括各类专门档案,档案范围较国外要大。
⑵我国的档案定义对“文件”有特定含义。中外档案学在档案与文件关系的认识上,共性是都认为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是文件存在的一种形态,多数档案定义都以文件为属概念,但由我国对档案的定义所决定,在对档案与文件关系的诠释上又独具特色。中国档案学家不是像法国那样认为“档案是自然人或法人,任何官方的或私人部门在自身活动中产生或收到的文件的总和”,也不象美国那样认为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业已藏入或者业已选出准备藏入某一档案机构的文件”。
⑶对档案与文件关系的认识,与国外档案学理论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尤以“归档”程序最具特色。中国档案学理论认为:A.档案是“现时使用完毕或办理完毕的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B.档案是“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但并非“只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才是档案”。C.档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归档与集中保存既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又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与界限”。D.文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与大档案观相应,定义中的文件是大文件观,最具代表性的认为:文件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档案的定义是档案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它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档案的形成、来源、属性、价值与性质。自古以来,档案都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需要的工具,档案定义实质上隐含着不同社会背景下(所有制、政治体制等)执政者的需要。我国是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国家,档案定义涉及的范围比国外要大,如果要说中外档案学理论的区别或中国档案学理论的特色,最显著的区别或特色就是档案定义的区别,其它理论的区别也大多与之有关。
⒉档案价值观
中外档案价值观在档案价值形态、作用性质等的认识上区别不大,例如在价值形态上都认为有史料价值、文化价值、保存价值等,在作用性质上都划分为证据价值与情报价值,不同的是档案价值的范围。我国的档案价值观在认定价值时一是在空间范围上涵盖社会各个领域,这与我国的档案范围的划定是一致的,由于国外档案定义的范围多指机关文件,其价值范围较少涉及生产建设、科学研究领域;二是在时间范围上我国的档案价值观不仅重视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而且重视档案的现实利用价值,例如科技档案在现行生产、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党政档案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⒊档案形成观
关于档案形成观,包括档案形成与运动,我国档案界对其规律最具代表性的论述是档案学家曾三的论述。他1961年11月在《1958----1962年全国档案工作的总结与今后的任务》一文中指出:①“档案是由文书材料、技术文件等转化来的,是工作和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任何档案,都是这样适应机关工作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形成的,不是人们凭主观愿望可以随意编写的,更不是由于档案人员的什么需求而产生的”。②“档案是在各个机关形成的。各个机关形成的档案,反映着各个机关的工作和生产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③“档案是在一项一项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项工作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档案,都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④“档案的最后归宿是各级档案馆”(2)。
国外档案学者对档案形成规律的认识主要代表性观点有:一是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档案是文件运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认为:“档案并非人为收集的文件,就象博物馆中的展品那样,由于被认为会引起学者的兴趣或对学者有用而收集起来,档案是为了行政机构的实际目的而在机关内自然积累的。”“任何一份档案都与所有档案组合内外的另一些档案有着潜在的紧密联系,并且它的重大意义正依赖于这些联系”(3)。三是德国档案学者布伦内克在1953年出版的《档案学----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中认为:档案体是一种因统一意志和行动而成长的不能受到侵犯和割裂其联系的有机体,否则就会像有机的生命一样,受到致残,甚至死亡。按照布伦内克的这种思想,他把有机发育的档案体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办公室(文书处理部门)----登记室----档案馆,这是有机发育的档案体形成规律(4)。
比较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内外档案界对档案形成规律与运动规律具有共识,都持档案是自然形成的、档案文件都要经机关----档案室----档案馆的运动,档案是一个有机整体等观点,不同的是它们是在不同实践背景中形成且适用范围、转化条件不同,中国的档案形成观是在反思1958年档案工作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特别强调文件形成档案时需履行归档手续,该档案形成规律不仅适用机关文书档案,而且适用企业科技档案。
㈡档案学学科论
档案学也是一个内涵与外延较广的概念,作为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等。
⒈学科性质
由于国情不同,欧美档案界一般较少讨论档案学的学科性质。苏联1935年出版的《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技术》认为:“档案学是一门具有独特作用的历史学辅助科目”。1984年出版的《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认为:“档案学是研究和制定档案工作的理论、方法论原理和组织原则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科目”。我国对档案学学科性质研究的特点主要是认识上的多样性与动态性,对其属性判定近年来有社会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管理学科等称谓。例如吴宝康教授认为:“我们认为:档案学仍属社会科学”(5)。冯惠玲教授认为:“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和规律为目的的一门综合学科”(6)。 “中国档案学是一门真正研究管理方式、管理程序和管理资源的学科”。(7)
⒉学科体系
国外档案界对档案学学科体系少有研究,只是对档案学的内容作了划分,例如意大利学者卡萨诺瓦将档案学划分为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法国档案学家查理·萨马兰把档案学分为档案经济学和档案学(8)。我国对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划分不是对档案学内容的划分而是在档案学中建立了若干分支学科,再对分支学科进行划分,这一学科体系本身就是一显著特色。例如我国目前已建立有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事业史、档案保护技术学等分支学科。至于对各分支学科如何划分,我国档案界尚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吴宝康教授认为可分为“理论档案学与应用档案学两大部分”,陈永生教授认为可分为基础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学科、应用技术学科(9),冯惠玲教授认为整个档案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史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档案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边缘性研究(10)。前两者划分的区别只是把应用档案学一分为二。目前尽管在学科体系的具体划分尚不统一,但并不影响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上的特色。
⒊研究对象
国外档案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档案馆,例如卡萨诺瓦认为:“关于档案馆的科学也可称为档案学”,研究档案馆档案的征集、整理、编目、鉴定与提供利用等。我国档案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例如多数研究者认为:“档案与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但其中的“档案”包括了各门类档案,“档案工作”既包括基层档案室的档案工作,又包括档案馆的档案工作。二是研究对象的扩展性,由于我国基层档案工作与文件工作关系较密切,根据档案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学者指出了档案学学科研究对象有扩大的趋势,认为应由“以研究档案的运动与管理扩展到研究文件(含档案)运动的全过程及其管理”,“以研究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扩展到同时关注各种有形信息以至隐性知识的管理”,“以重点研究传统管理理论与方法扩展到关注大量技术应用及其带来的理论创新”,“以研究文件信息流的管理与重组扩展到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本身进行研究”(11)。
㈢档案工作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对档案工作的研究主要是解决档案工作的性质、原则及规律等问题。
⒈档案工作环节论
档案工作环节论是我国档案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档案工作内容及其关系的整体认识。对档案工作内容的划分在国外档案学中亦有研究,例如1928年卡萨诺瓦的《档案学》认为:“主要研究档案的整理、分类、排放、编目、鉴定等”;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指出:“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文件的鉴定、整理、保管、编目、出版和提供利用”。我国在对档案工作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工作环节论,并从哲学上对其关系进行了论述。“档案工作有六项工作,即: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提供利用。这六项工作是相互区别又互相结合,互相联系而又各有不同的内容,是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是一系列的矛盾统一体。收集是起点,利用是目的”(12)。这一总结十分简明、实用,曾经并正在对我国档案工作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⒉档案工作性质
档案工作性质是指其本质和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定位。我国对档案工作性质的认定是有一个过程的,且是分类进行的,不象国外仅是对档案馆工作性质的认定。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是,从总体上看档案工作的基本性质为:“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专业性、服务性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科学文化性和政治机要性相统一的管理性专业工作”(13),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具体讲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质,认为机关档案室“是机关秘书工作的一部分,又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主要是为机关工作服务的;而档案馆则是保存党和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的地方,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部分”(14),科技档案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管理性”、“服务性”、“机要性”的工作,“是科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科技管理工作”(15)。我国档案学在对档案工作性质认识上的特点一是对档案工作、机关档案工作、科技档案工作、档案馆工作是分别认定的;二是重视同周边事物的关系,分别表明了它们与维护党与国家历史真实面貌、机关秘书工作、企事业单位技术管理工作、国家文化事业的关系。
⒊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从广义上讲,全宗原则、集中管理原则、档案开放原则都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是在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特指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档案集中管理的确立是档案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并不为我国所特有,而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该原则最早由法国1790年提出,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也提出过类似的主张。吴宝康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列宁关于建立国家档案全宗、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思想,批判地吸收我国30年代一些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提出或试图提出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行一定程度的集中统一管理原则”(16)。笔者理解中国特点的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主要表现在:党政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统一管理的范围与程度更高;不仅将其视为档案工作客观规律的表现,而且上升到国家政治制度层面来认识,并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我们的集中统一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集中统一有何不同,我们的统一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集中统一原则的关系:有区别、有联系。我们是吸取了其集中的思想,但是我们又发展成为更全面、更彻底的高度集中统一”(17)。
⒋档案工作基本矛盾
用毛泽东《矛盾论》的思想深入研究档案工作的基本矛盾,是我国档案学的特有现象。曾三同志认为“收集与利用是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18),吴宝康教授认为“档案工作的基本矛盾,是档案管理水平与社会对档案需求的矛盾”,并在其专著《档案学理论与历史》中对其作了系统的分析。对档案工作基本矛盾的认识,有利于“研究解决档案学中的一个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说为了研究档案工作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探讨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档案工作本身业务方面的工作规律,并运用这一客观规律,对全国档案工作正确地进行业务指导”(19)。
㈣档案事业管理论
⒈档案事业体系观
中国的档案事业已成为一项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档案学最高层次理论与客观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正如国家档案局原局长冯子直198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话中所总结的:“一九六六年以前,我们初步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档案事业体系。它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一)确立了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各项工作利用的社会主义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一套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二)确立了全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制定了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三)建立了档案事业的管理工作,即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集中统一地、分级负责地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四)建立、健全了各级机关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和档案室工作;(五)建立了各级工业、交通、基建、科研等专业主管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六)建立了永久保管档案的各级档案馆工作;(七)建立了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档案教育工作;(八)开展了档案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工作;(九)建立了档案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十)开展了档案工作的国际交往,介绍和学习了外国的档案工作经验,特别是管理技术和方法。
这样,我们就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地创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档案事业体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20)。
2006年在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冯子直同志又将中国档案事业体系观概括为:“根据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需要,以及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的需要,加强对全国档案事业的管理,按照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为基础、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保存党和国家历史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的中心,并做好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业务国际交流工作,全面建设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国家档案观”(21)。
⒉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关于档案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运行规则等的理论概括,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在内容上包括党政档案与档案工作统一管理、局馆合一管理、科技档案工作“条块”管理、基层档案室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所总结的:(22)
⑴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二是各级综合档案馆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本级党、政、群(包括党委、人大、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及其直属机构形成的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资料,并负责提供利用。三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四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及政府档案工作机构,既是政府机构,又是党的机构”。
⑵专业、科技档案工作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包含以下基本意思:A.中央、国家机关应当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本专业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B.中央、国家机关对本系统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应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下进行;C.经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定统一后,可制定本系统、本行业、本专业档案的管理办法、规章以及档案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
⑶馆局合一的档案管理体制。“局馆合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档案管理体制做出的重要决策。新体制建立十三年来,全国档案事业健康、协调、稳定发展,内部关系逐步理顺”。
⑷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不仅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在整合档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各单位和社会利用,以及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应该加大力度推进”。
二、(,以及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应该加大力度推进。档案学应用理论
档案学应用理论是指档案学基础理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它主要体现为档案管理中的观点、原则、制度与方法。
㈠按档案管理过程划分
⒈档案收集理论
档案收集是指按一定原则和规定,通过接收等方式将档案文件集中到档案馆(室)统一管理的一项业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它是开展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按我国档案定义的规定、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要求及对档案形成规律的认识,我国档案收集理论的特色主要为:
收集形式----我国档案的收集工作是通过两次集中完成的,一是基层档案室对本单位有保存价值文件的集中,二是档案馆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集中。
收集原则----档案收集中一要尊重来源原则,例如党政档案收集中要保持全宗和全宗群的不可分散性,科技档案收集中要保持成套性;二要遵循档案形成规律,根据不同类型社会实践的特点分别合理确定收集范围与时间;三要坚持档案质量观,丰富与优化库藏并重,文件应组卷归档,档案应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
收集制度----为保证收集工作制度化,应建立健全文件归档制度与档案进馆制度。文件归档制度应明确规定收集对象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份数、归档要求与归档手续,档案进馆制度应明确规定接收范围与接收制度,例如科技档案无偿进馆制、相关单位补送制、有关单位主送制等进馆制度的规定。
⒉档案整理理论
档案整理是指遵循档案文件的形成规律,按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将档案加以分门别类,有序排列的一项业务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分类、排架与编目,它是开展档案有效利用的保证。我国的档案整理理论的特色主要为:
整理原则----遵循档案形成规律,保持档案文件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保密与利用,该原则指明了档案整理工作的依据、要求与目的。
整理方法----不同类型档案的形成与有机联系的表现不同,整理工作应分类进行。以党政档案与科技档案的整理为例:
我国在党政档案整理上对全宗理论的应用,总的来看没有欧美、苏联档案界那样灵活,比较恪守全宗的传统定义,其主要理论特色:在学习苏联全宗理论的基础上,把全宗理论改造成了适合中国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全宗理论,赋予其三层涵义:第一层是全宗的字面涵义,即全部卷宗;第二层是全宗的完整涵义,即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社会成员(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第三层是全宗的理论涵义,即一个全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管理中不能分散。……这一基本内容和出发点所体现的显然是尊重客观、尊重历史的历史主义精神(23)。在具体应用中的特色一是按我国党政机关建制确定了全宗构成条件与立档单位,“判断一个单位是否立档单位,主要应该研究它们在行政、财政上和组织人事上是否有一定的独立性”(24)。与苏联“关于成立该机关及关于该机关权限、职能、和组织机构的立法文件(法令、条例、决议等),该机关的人员编制表、纯预算和银行结算帐户及国徽印;该机关有独立行文权力”有所不同。二是在国家档案全宗与具体全宗之间,我国提出了“全宗群”的概念。三是据传统来源原则与自由来源原则提出了主体全宗与客体全宗的概念,前者指机关全宗、人物全宗等,后者指以客体对象为中心组织的全宗,为围绕社会重大活动形成的全宗。
我国在科技档案整理上的理论特色是坚持成套性的理论。所谓成套性指人们在进行科技生产活动中围绕一个独立项目或某一对象为单位的进行,其间自然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它们在程序与内容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科技档案成套性可视为来源原则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我国档案学理论中最具鲜明的特色理论之一。在苏联全宗理论中有“科技档案综合体”这类全宗,但未见指明其构成,我国有学者称之为客体全宗。鉴于全宗理论源于档案馆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不宜把科技档案成套性改称为客体全宗,该称呼对基层档案室、企事业单位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不合适,对进入综合档案馆的以客体对象为成套单元的档案综合体可视为客体全宗。
⒊档案鉴定理论
档案鉴定是指根据档案文件的价值对其进行处置的一项业务活动,它既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又是档案学理论的重要基石。我国对档案鉴定理论的研究可以60年代中为界,“文革”以前受苏联鉴定理论影响较大,“文革”后受欧美理论影响较明显,但从总体上看由于鉴定实践工作的落后,这些理论都没能在中国档案实践中生根开花,目前正处于理论创新酝酿之中。如果要说中国特色档案鉴定理论恐怕主要体现在对一些理论认识或发展趋势上:
⑴提出了档案馆、室档案鉴定的思想:档案室鉴定主要是挑选对本单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档案馆鉴定是挑选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⑵提出了档案鉴定理论的框架:档案鉴定的重要性已由档案工作的一个环节上升到是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工作,按鉴定目的划分有文件归档鉴定、档案进馆鉴定、档案开放鉴定、档案存毁鉴定、档案真伪鉴定、档案质量鉴定、档案数字化鉴定等;按鉴定场所划分有基层档案鉴定、档案馆鉴定(25)。
⑶在科技档案鉴定中提出以套为鉴定基础,有实物对象者档案保管期限不少于实物寿命。
⑷应由统一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向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体系转变。
⒋档案利用理论
档案利用理论指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提供和开发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一项业务工作,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突出特色表现在“档案服务观、档案历史文化观与档案研究观上,即采取多种服务方式,积极开发档案利用工作。开放历史档案,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服务,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档案服务观”,“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研究)的历史记录和凭证,是党和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的档案历史文化观”和“档案工作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档案工作人员,特别是档案馆工作人员要在做好档案整理、保管工作的基础上,熟悉档案内容,汇编档案史料,参加历史研究和地方志编写的档案研究观”(26)。其中尤以档案编研理论的特色最为突出。
我国利用档案文献进行编研已有悠久的历史,档案编研工作范围广泛、成果显著、内容丰富。我国档案编研理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在继承我国传统编研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档案文献编纂学。
㈡按档案管理场所划分
⒈基层档案室管理理论
我国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理论较为丰富,也十分具有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是:
文件归档管理——文件归档管理是我国档案学理论中极富特色的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归档制度的建设。“归档”一词早在1938年何鲁成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中就已出现:“档案者,乃已办理完毕归档后,汇集编制留待参考之文书”。在我国现代档案学中对“归档”赋了全新的含义,成为一项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理论认为,履行归档手续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标志,“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健全的档案工作,也就不会有完整的档案”(27)。其具体内容包括:归档制度的内容、文件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建立归档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本单位的实际,体现本单位文件形成特点与规律;归档制度不是一项孤立的制度,应与本单位相关管理制度相协调;归档制度应是动态的,尤其是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应随单位活动的内容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档案综合管理----我国最早于1986年首次提出企业档案的概念,自1992年起企事业单位普遍按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由档案机构对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进行综合管理,即统一进行的整理、分类、集中、保存和开发利用。档案综合管理改变了传统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分而治之的局面,既适应了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无论是在管理思想,还是在管理方法上都把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文档一体化管理----鉴于档案与文件的密切关系,为保证档案质量,各基层档案室程度不同地坚持档案与文件、档案工作与文件工作一体化管理,对文件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与协助工作。以科技档案管理为例,档案部门提出“三纳入”管理模式,即把科技文件的形成与积累纳入科技工作程序,纳入生产、科研、基本建设等工作计划,纳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有的单位还实行把科技档案工作纳入企业质量认证、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背景下文档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将更加显著,这与对电子文件实行全程管理、前端控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⒉档案馆管理理论
馆网建设理论----为妥善保存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根据我国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发布了《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提出了建立各级国家档案馆(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的布局,并明确了各类型档案馆的含义、任务、进馆范围,确定把国家档案馆网建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关系协调、管理科学、具有安全保管与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能力,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机整体。
功能建设理论----在总结我国档案馆功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毛福民2004年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上对档案馆功能作了系统阐述:即“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件事业机构,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料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把档案馆真正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与档案信息服务中心。”这是我国目前对档案馆功能建设理论的最新总结。
馆藏建设理论----我国的馆藏建设理论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①进馆资源建设。根据档案馆布局方案分别确定了各类档案馆的进馆范围、进馆制度与质量要求,如“部门档案馆主要是收集本部门及其基层单位形成的有关档案与资料”,进馆范围的确定应遵循专业原则、价值原则、分级保存原则等,进馆中应严把进馆关,实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进馆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无安全隐患。②档案目录中心建设。为克服馆藏档案实体的分散与档案进馆的时间的局限,在更大范围、尽早地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在馆际间、馆室间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并对报送目录范围、格式标准进行统一规定。③档案信息资源化建设。严格讲档案目录中心建设也属档案信息资源化建设的范围,这里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指对馆藏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档案数字化鉴定、信息资源组织、信息网络化利用等。目前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理论特色尚不明显。
三、档案学应用技术
档案学应用技术是理论与技术的综合应用,其中有不少理论成份。我国档案学应用技术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档案修裱技术、字迹恢复技术,其次是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
档案修裱技术----修裱技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技术,明代学者周嘉胄的《装潢志》和清代学者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是对这一传统技术的最精彩的理论总结。档案工作将传统修裱技术用于档案修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修裱技术,包括档案修裱原则、修裱材料质量要求、修裱技术方法等。
档案字迹显示技术----陕西省档案局李玉虎研究员根据字迹褪变、扩散原理,采用特殊恢复剂、保护剂对扩散圆珠笔、复写纸形成的字迹、褪变的纯蓝墨水字迹、蓝黑墨水字迹进行了有效的恢复与固化。
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国外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技术,根据中国国情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原则、策略研究。文档一体化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等应用技术,由于受档案信息化管理实践的局限,有关管理理论与经验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广、涉及面大,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择其要点予以研究,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好能引起同行的争议与关注。
注释: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国家档案局.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211)
(3)彼得·瓦而纳主编.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74~75)
(4)吴宝康.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291)
(5)吴宝康.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241)
(6)冯惠玲.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吴宝康.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9)陈永生.档案学论衡.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10)冯惠玲.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冯惠玲等.档案学科的“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5期
(12)曾三.在华北、东北协作区技术档案工作扩大会议上的总结,1959年12月9日,载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138)
(13)吴宝康.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268)
(14)曾三. 积极作好技术档案工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59年12月1日,载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125)
(15)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6)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298)
(17)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303)
(18)曾三.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138)
(19)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北京: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用书,(228)
(20)冯子直.论曾三档案事业与档案学遗产.中国档案报,2006年7月10日
(21)冯子直.论曾三档案事业与档案学遗产.中国档案报,2006年7月13日
(22)冯鹤旺.关于档案管理体制问题.中国档案报,2006年9月11日
(23)陈兆祦等.档案工作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10)
(24)陈兆祦,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2版,(101)
(25)周玲、马长林等.档案鉴定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4年10月第1版
(26)冯子直.议曾三档案事业和档案学遗产(中).中国档案学报,2006年7月10日
(27)曾三.在华北、东北协作区技术档案工作扩大会议上的总结,1959年12月9日,载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140)
 
 
(文/上海大学 宗培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上海大学 宗培岭原创作品,作者: 上海大学 宗培岭。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4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