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管理 » 综合管理 » 正文

档案鉴定理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4 18:39:49    浏览次数:185    评论:0
导读

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传统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二)双重价值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三)新职能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电子文件内容鉴定与技术鉴定双重支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趋势

档案鉴定理论

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传统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1. 鉴定的粗线条规章时期法国、奥地利、俄国、德国颁布一些鉴定规定,但这个时期内,档案工作者对于鉴定工作持厌恶和反感的情绪。

2. 传统档案鉴定理论的奠定20世纪上半叶,对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形成具有突出贡献的是普鲁士迈斯奈尔和波兰的卡林斯基,是他们奠定了传统档案鉴定理论。

(二)双重价值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这一阶段,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继续发展,突出的代表是谢伦伯格的档案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另外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档案学者布里奇福特、博尔斯和朱莉娅·扬等观点。

(三)新职能鉴定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主要表现是德国档案学家汉斯·布姆斯的 “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加拿大国家档案馆1989年后实行的“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以及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的观点。

(四)电子文件内容鉴定与技术鉴定双重支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双重支点思想源于法国档案学者哈罗尔德·瑙格勒的1984年的《机读文件的鉴定》。

(五)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趋势

1. 档案学两大特色理论——来源原则与鉴定理论的紧密结合

2. 史学影响的色彩在消退

3. 职能鉴定论以一种新的面目回归

4. 鉴定标准日趋实用化

5. 效益标准日显作用


 
关键词: 档案鉴定理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910/62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