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专门档案 » 其它档案 » 正文

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8:37:51    来源:网络    作者:解放军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 张正强    浏览次数:983    评论:0
导读

从文件连续体理论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电子政务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理解,都离不开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而当代文件管理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文件连续体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又一被国际档案界所广泛接收的文件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文件演化为档案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从文件创建(包括创建之前的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到作为档案保管和利用是一个一致的、连续的

从文件连续体理论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电子政务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理解,都离不开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而当代文件管理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文件连续体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又一被国际档案界所广泛接收的文件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文件演化为档案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从文件创建(包括创建之前的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到作为档案保管和利用是一个一致的、连续的管理过程。
根据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管理者与档案工作者可以在文件连续运动的任何阶段对文件进行管理,以达到他们各自的、但又是协调一致的目的。这样档案工作者就可以提前至文件连续体的前端,即文件创建的起始端,对文件进行管理,如档案工作者在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时就介入工作,在文件创建时就对文件进行鉴定,在确保文件能够长期保管的条件下对文件进行保管等等,以保证文件在它们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得到适当的管理。这种管理其本质就是前端控制管理,对电子档案管理来说,尤其需要这样性质的管理。
电子档案是需要前端控制管理的。这是因为电子档案如采用后端控制的管理,那么从电子文件的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只是进行了半程管理。因为在后端控制管理情况下,电子文件是在其移交到档案部门后才对它们进行管理,这实际上就是沿袭纸张档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来设计的,但将这种后端管理模式用于电子档案管理,在实践中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电子档案的凭证性的问题,因为电子档案特点之一是载体与信息的可分离性,因此,其信息很容易在载体上被删改,这样等到电子文件归档之后再去控制管理,那么在这之前的电子档案在文件阶段是否被篡改过,其在文件阶段的处理、运作的背景信息是否完整等这样具有凭证价值的信息就很难确定,很难控制,由此,运用这种后端控制管理模式来管理电子档案,也就很难使电子档案具有凭证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要让位于当代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原因之一。
而依据当代文件连续体理论对电子档案采用前端控制管理,就可从档案管理的要求出发,对电子档案的控制与管理提前到电子文件的设计与创建之时,即在电子文件起始端就对电子文件进行控制与管理。这样就可由电子档案后控制的半程管理扩大到全程管理,即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这一管理模式后,电子文件从其产生的第一步起至以后文件运行的每一阶段都可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去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电子文件在归档时是能够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使电子档案具有原始性并具有凭证价值。
从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电子文件管理策略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调研了世界上国家级和省级的100多个档案馆后所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中提出了四项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策略,应该说这四项基本策略是比较全面的,它是把电子文件的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电子文件设计阶段、创建阶段、管理阶段和利用阶段,然后,分别提出管理策略: 
电子文件设计阶段的管理策略:即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应该介入电子       
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以确保电子文件产生和保管符合可靠性、凭证性和可保管性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档案部门“应该介入”并不是指档案部门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对涉及有关电子文件的所有行为负责,而是指要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中推进电子文件的标准化管理和实践,也就是说,档案部门的职能要扩展到整个文件生命周期。
2.电子文件创建阶段的管理策略:档案部门应该确保电子文件的创建者所创建和保存的电子文件是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和可保管的性能。
这条策略并不是要档案部门包办文件创建人员的责职,也不是指文件创建人员不能胜任管理文件,而是指档案人员应该就如何创建符合档案部门需求的电子文件对文件创建人员进行指导、传授方法。
3.电子文件管理阶段的策略:档案部门必须管理电子文件的鉴定过程并对电子文件实施智力控制,即对电子文件实施有效的著录。
4.电子文件利用阶段的策略:档案部门必须明确地提出电子文件保管和利用的需求,以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利用性和可理解性。
从以上这四条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策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时,所产生的电子文件要能够成为电子档案,档案部门就必须将其职能延伸至文件部门,与文件部门共同对电子文件进行前端管理、全程管理和文档一体化管理。
从国际标准《ISO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看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虽然20世纪80年代有了文件连续体理论,20世纪90年代又有了电子文件管理策略,但它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方法与工具。如在实际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部门如何将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中,成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文件管理系统,这便是一个关键问题。
2001年9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的国际上第一个关于文件管理的标准――国际标准《ISO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用》,就在国际层面上为各国政府部门的文件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步骤、方法与工具。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目前该国际标准已被采用为国家标准的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
国际标准《IS0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如何系统而有效地对文件进行管理的宏观框架,文件管理的要求和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等一般的规定;第二部分提出了如何将第一部分内容加以实施的详细的指南,例如如何建立文件管理的政策和进行职责分工,如何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如何对文件进行处理、控制、分类、存贮和利用等等,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际指导。
在该标准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作为文件应具有的如下特征:
1.文件应该正确地反映所要传达的内容、所决定的事项和所采取的行动,文件应该能够满足相关事务处理的需要,并可用来作为说明与解释的依据。
2.文件的内容应始终与记录下来的事务处理的元数据相链接,如文件结构元数据、背景信息元数据及相关文件元数据。
3.文件应具有真实性,其能够证明文件中所记录的事务处理,能够证明文件形成的责任者,以及文件形成的时间。
4.文件应具有可靠性,其内容应是可信的,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其所证明的事务处理、事务活动和情况。
5.文件应具有完整性,其构成部分应是完整齐全的,而没有被非法篡改过。
6.文件应具有可利用性,可被查询、检索、显示和解读,并能够在事务活动和机构职能背景下能够被确认。
很显然,文件的这些特征与档案的凭证性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份文件具有了如上特征,就可以认为这份文件具有了档案的凭证价值。也正是由于该国际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档案的要求,所以引起了许多国家文件管理机构和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200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份报告《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这份报告从保存人类遗产角度专门强调:根据国际标准《IS0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所提出的文件的特征,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电子文件产生之前参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以保证电子文件应具有的档案的凭证性。
美国国家档案局在2003年7月提出的《美国国家档案馆战略发展指南》中也强调了在政府文件管理中实施《1S0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美国文件管理重新设计方案》。
澳大利亚档案馆则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在设计、开发文件管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IS0 15489信息与文件文件管理》标准,并按该标准进行实施。
英国档案馆则正在进行一项为期二年的研究项目:《IS0 15489对文件管理的影响》。
可见,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实施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这已成为文件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共同认识,其实这不仅是文件部门与档案部门工作职责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类保存自身历史遗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国际标准《IS0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则为实现这一点在国际层面上提供了实施的规范与技术。
关于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关系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关系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电子政务是电子档案管理的源头;
电子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的效率所在。
由于有了以上两点,因此:
3. 电子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电子政务建设在本质上涵盖了电子档案的管理。
所以,任何在理论或实践上将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隔裂开来都是不科学的。
由此,为了实现在电子政务中的电子档案管理,从电子政务角度讲应该:
1.在电子政务的系统设计时,应有电子档案管理的设计;  
2.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时,应有档案部门人员的参与;
3.在电子政务的实施时,应有档案部门人员的指导。
而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讲:
1.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扩大职能,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2.档案人员应更新知识,从而有能力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3.档案标准的制定应能适应电子政务的需要。
但是,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档案管理关系上看:
1.在理论上,研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还跟不上我国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实际,差距还很大;
2.在实践上,制定的标准还很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如2002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还只是一个电子文件后端控制管理模式的标准,不能适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档案前端控制管理模式的需要。
3.对国际标准《IS0 15489信息与文件 文件管理》还少有研究,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没有引起重视,而该国际标准的颁布在国际上却掀起了一股风暴,引起极大的反响。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档案部门还只是形式上参与,而在实践中却很少参与,可是,我国每年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却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在这样情况下,又怎能保证这样的电子政务建设其文件管理是能够符合电子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的呢?!
结论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蓬勃兴起,对于电子档案管理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了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我们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上,从观念与职能上,从标准与规范上积极创造与电子政务建设相适应的条件与环境,培养既懂电子档案又懂电子政务的新的复合性人才,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因为,保管好电子档案,保存人类遗产,这既是我们档案工作人员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又是当前我们急需承担的紧迫任务。
(郭红解、倪政华摘自《中国档案》2004年第8期)
 
 
(文/解放军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 张正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解放军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 张正强原创作品,作者: 解放军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 张正强。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48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