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管理 » 综合管理 » 正文

档案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模式探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02:16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425    评论:0
导读

——以《上海档案》为例姚玲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是全国档案界进行档案宣传最主要的媒介形式,包括国家级期刊在内,数量多达七八十种。研究这一媒介形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着普遍而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档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宣传实践中所形成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

——以《上海档案》为例

姚玲

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是全国档案界进行档案宣传最主要的媒介形式,包括国家级期刊在内,数量多达七八十种。研究这一媒介形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着普遍而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档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宣传实践中所形成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影响,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规律,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上海档案事业的发展,进而为国内其他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当前国内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的概况及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一)国内档案期刊的基本情况

“文革”前我国档案期刊只有《档案工作》一家。经过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档案期刊数量快速增长,档案期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目前情况来看,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包括国家级期刊在内,多达七八十种。其中,根据2008年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统计,档案核心期刊有10种(见表一)。

表一:档案10大核心期刊内容结构比较

表上所列数据以2009年第8期为准,双月刊以第4期为准,半月刊则合计当月两册。表中“工作”包括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经验交流等内容,“史料”则指和档案本身内容有关的适合大众阅读的叙事类内容。当然,这里的“工作”和“学术”不是截然可分的,主要看文章内容、理论深度和篇幅长短。分析上述10家核心期刊,可以总结出目前国内档案期刊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1.档案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有高校、学会、档案局馆三种。在10家核心期刊中,除《档案学通讯》是由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档案学研究》是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外,其他档案核心期刊都由国家档案局及各省(市)档案局馆主办。

2. 10家档案核心期刊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有两种分法。一是国家级刊物和地方级刊物之分。国家级刊物包括《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地方级刊物是以《档案与建设》为代表的由省级档案局馆主办的核心期刊。二是按学术层次分。10家核心期刊只有《档案学通讯》和《档案学研究》两种被收录为CSSCI 统计来源期刊,显然比其他期刊高一层次。

3.中国档案期刊往往兼具学术研究与业务指导功能。中国档案期刊往往具有行政色彩,期刊中融入了领导的重要讲话和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的总结、经验体会等内容,使期刊对档案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业务指导的功能。档案期刊也为各大专院校的档案学教授、专家、学者、学生及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了学术研究、探讨和交流经验的一片天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此外,档案期刊也成为社会读者了解政府档案工作发展情况及档案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扇窗口。

(二)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的主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推进档案业务理论研究,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有助于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理论的认识,推动档案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档案从业者积极思考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和解读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性课题和政策法规。可以说,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作为一种长效而有力的宣传载体,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围绕中心工作,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发展。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始终坚持“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档案工作实践”的宗旨,紧紧围绕全国和各地区档案工作的中心,在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档案工作实践服务、为档案中心工作服务”是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档案期刊工作必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脚于应用,以服务为己任,以应用为动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发展谋划方案、研究对策、破解难题、探索思路,为档案事业提供决策参考。

3.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丰厚理论素养的档案工作者。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以交流行业经验、增强从业者理论素养为着眼点,有力地促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上海档案》围绕中心工作办刊的主要做法

(一)《上海档案》的创刊背景与历史回顾

19851月《上海档案》双月刊创刊号问世至今,《上海档案》走过了跨世纪的28年的路程。截至20128月,《上海档案》已累计出版218期,记录了新时期上海档案事业开拓奋进的历史进程。

作为上海第一份正式的档案刊物,《上海档案》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改革开放初期,档案、档案工作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很神秘的。创办《上海档案》杂志,旨在通过及时报道档案工作动态,发表档案学术论文,使档案工作者及时了解上海乃至全国的档案工作近况,同时为广大档案学研究者和档案从业者提供交流经验、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方园地;另一方面,旨在通过广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树立起档案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创刊初期,《上海档案》在档案、图书、文秘、情报资料等系统内部发行。19891月,《上海档案》开始通过邮局向社会公开发行,并进入期刊发行的零售市场网络。19907月,《上海档案》、《档案与历史》两刊合并,改名为《上海档案工作》。19917月,《上海档案工作》开始向境外发行,首批订阅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19921月,《上海档案工作》被列入了世界著名检索期刊——美国的《历史文摘》,发表的文章在美国的《历史文摘》和《美国的历史与生活》上备有摘要与索引。19951月,《上海档案工作》恢复《上海档案》刊名;20006月,《上海档案》再次荣膺全国中文(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4年,《上海档案》因报刊整顿由原先公开对外发行的刊物改为内部刊物,同时更名为《新上海档案》。2008年起,《新上海档案》恢复《上海档案》刊名。

(二)主要做法

作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一家档案业务指导类期刊,《上海档案》在创刊28年的工作历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办刊理念和操作模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的来说,《上海档案》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档案刊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导向功能:

1.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上海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的成果,始终紧紧围绕局馆中心工作。通过及时报道市档案局馆的各项工作动态及各类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大选题,大力宣传上海档案工作,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1987827上午,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同志专程到市档案局馆检查工作,并就档案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上海档案》和《解放日报》记者联合采访了江泽民同志。两年后,经《上海档案》编辑部报告申请,并经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在《上海档案》1989年第5期上公开发表。江泽民在讲话中着重谈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列入各项规划中去。各级领导在思想上都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全市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要把档案工作排到很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第二,要加强档案立法工作。他说,我们国家已经起草了《档案法》,《档案法》公布后,将使我们在档案工作方面有一个依据和准绳。第三,希望全体档案工作者要甘当无名英雄。江泽民同志视察上海市档案局馆和他的重要讲话,对上海乃至全国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世人瞩目,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比较多。如上海先后承办了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2010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还经历了国有企业改制等事件。《上海档案》及时跟踪报道了有关方面的建档工作和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

20105月至10月,上海世博会成功召开。上海世博会是我国举办的特大型博览会,规模创历史之最。这届世博会留下的档案超过20万卷,档案数量庞大,涵盖了文书、音像档案等各个门类。在接收世博档案时,还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在上海世博会上首次推出了“网上世博会”,如何接收电子网站进档案馆,国内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给后人保存世博会最完整的档案材料,全市档案工作者围绕中心、全力以赴、全程参与。市档案局馆多次和有关单位和部门协商研究。很多档案人员从世博会筹建伊始就参与到上海世博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特别是20105月,世博会召开后,档案人员全面进场。《上海档案》在第一时间进行策划,组织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进行采访报道。从20106月到201212月,《上海档案》刊登了13篇文章对上海世博档案工作进行了报道。其中既有档案收集工作的体会,也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既有现场报道,也有经验总结;既有区县档案局馆长的专访,也有相关单位负责人的访谈。《上海档案》从不同方面为档案业界呈现了上海世博会档案工作的宝贵经验和精彩瞬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企业档案管理业务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于是,2006年,《上海档案》开辟企业档案工作专辑,结合企业转制这一时代背景,刊登了一组对开展企业档案工作有借鉴意义的文章。2007年,为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上海市档案局举办了主题为“档案法治的理论阐释与现实选择”的档案法制建设研讨会,来自国家档案局和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安徽、四川等省市的档案局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作了交流发言。《上海档案》开辟了“档案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荟萃”专栏,刊登了《从市场经济视角看修改〈档案法〉》等论文。

2.引导开展档案工作自身改革的研讨,努力把思维的触角投注到社会运行方式、运作机制对档案工作的碰撞和影响,从中来考察和反映档案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对策。

1992年起,《上海档案》编辑部就先后组织召开了“深化档案工作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开发区档案管理现状及其模式”、“档案馆拓宽社会功能”、“新领域档案工作的现状及走势”、“档案学‘洋为中用’”、“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档案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改革发展中的上海企业档案工作”等专题研讨会。2009年初,《上海档案》编辑部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座谈会,与会档案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经历,多角度、多层面地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成果及历史经验,畅谈了改革开放后上海档案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总结回顾了上海档案事业飞速发展的经验。《上海档案》开辟专栏刊登了与会人员发言,在全市档案工作者中引起了共鸣,激发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些专题研讨活动,对上海乃至全国档案工作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对上海档案工作的发展,也无疑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上海档案》刊发的业务交流文章数量较多。刊发文章的内容在重点突出档案法制建设、档案现代化管理、企业档案、重点工程项目档案、新经济领域档案和社会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的同时,注意辐射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类档案的管理,以适应不同层面档案工作者的需求。刊物在着重推出上海地区档案工作新经验的同时,也注意介绍各地档案工作的新成果。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推进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上海档案》编辑部拳拳服膺并身体力行的。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莘莘学子;不论是“鸿篇巨制”,还是“一己之见”,只要有利于事业,有利于学术,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都在刊发之列。刊物在学术上既标新立异,不同凡俗;又注重实事求是,切合现实。

刊物把丰厚学养,促进档案学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承担起了培养学术新人的义务。28年来,刊发的一些理论上颇有建树的论文,大多出自学术新人之手,其中有的还荣获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社联、上海市档案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

随着档案业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刊物特辟“海外瞭望”专栏,介绍国外档案界的新技术、新经验、新动态,除以一定的容量来传播海外档案工作新技术、新信息外,还注重向海外介绍上海的档案工作。

3.热情弘扬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

编辑部对每四年一度评选的全国档案系统及上海档案系统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都予以重点报道,集中组织编辑部人员及其他档案人员进行采写,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档案工作者,还作过追踪报道。如,特别派出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档案系统的先进人物卞峰煜同志并撰写专稿;报道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光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报道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档案馆查阅服务中心的感人事迹;报道了世博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2009年,全国掀起了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上海档案》进行了刘义权先进事迹学习文章的征文活动,以“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为主题,策划刊登了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的六篇学习体会文章。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报道文章,不仅振奋人心,更在业界树立了榜样,通过对他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的讴歌,成功塑造了新时代档案人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4.通过一系列成功运作,把视野延伸至社会,增强社会大众的档案意识,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

《上海档案》在创刊伊始,就注意把视野延伸至社会。这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考虑的:新时期档案事业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愈益成为一项与国家各项事业紧密结合并为之服务的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事业;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有效地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加强与社会联系,才能提高服务效益;长期以来档案部门缺少对外宣传的舆论阵地。

1989年春,国家档案局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档案宣传工作会议,提出了“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振奋档案人员精神,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服务”的档案宣传工作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为《上海档案》定下了坚实的基调。《上海档案》把揭示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联系,宣传档案工作社会、经济效益,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努力为档案、档案工作、档案部门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此刊开辟了一些具有创意的栏目:档案启示录、档案你我他、档案与社会、人生档案、档案面面观、史料钩沉等;组建起了一支社会作者群,以他们的感同身受和生动的笔触来“演绎”跌宕起伏而富有内涵的档案故事;经常邀请社会有关人士参加编辑部举办的研讨会、笔谈会等;注重采访一些社会名人,如巴金、刘海粟、苏步青、李国豪、袁雪芬、张兰生、孙道临等,请他们倾吐自己与档案结下的不解之缘和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同时,也引领档案人除耕作学术论文、业务文稿之外,在刊物上倾吐自己的心声,描绘多彩的人生。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档案界的认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人逐步宽容、融通甚而热忱接纳了这一方式。因为有了这座“桥”,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档案意识,同时也提高了档案人的社会意识。

与此同时,编辑部还尝试将活动的舞台从刊物拓展到社会。例如,每年或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征文活动,有的征文主题有一定的社会性,如企业与档案、档案你我他、档案叙事、档案利用实例、业界风采榜等,并邀请著名作家担任评委。另外,还举办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档案知识竞猜活动。这些活动组织和吸引了许多行政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职工、教师、学生等社会各方面人员参加,对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提高社会档案法制观念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自1997年起至今,刊物承办了每年一度的上海十大档案新闻的评选和发布活动,对档案部门创先争优、树立精品意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扩大上海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

三、进一步做好档案期刊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档案期刊究竟应该怎样办?档案期刊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档案期刊如何提升自身学术品位和整体质量?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转变观念,要坚持“立足档案,面向社会”的方针,从“以官为本”走向“以民为本”。

2009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企业改制序幕正式拉开,档案期刊也不得不面临市场选择与挑战,转型在即。如何转型?全体档案人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是国家与民族的事业,应该全面与社会、与百姓接轨,要坚持“立足档案,面向社会”的方针,从“以官为本”走向“以民为本”,走进市场与大众,并且通过拉动“文化内需”改善“文化民生”,使档案工作真正肩负起宣传、启发、引导民间文化健康发展之责,从而有力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合理定位,进一步推进档案期刊在宣传、推广档案意识,繁荣文化事业方面的作用。

应该承认,对档案的认识、利用与开发,在全球范围内还处在初级阶段。2002年,在法国马赛召开的第36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的主题仍然是“社会怎样认识档案”。因此,档案期刊只有定位于文化和社会“大众”,才是对“档案”这一名词本身内涵和价值的尊重。《档案管理》总编辑蔡千树就认为,档案期刊如果将读者定位于档案工作者,档案期刊注定只能是“小众传播”。他还推论,大量社会读者群的阅读取向,有可能给档案期刊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我国档案事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考虑到档案期刊在宣传、推广档案意识,繁荣文化事业方面的作用,我们没有必要强求档案的核心价值完全体现在学术上,而是应当力求使档案走进大众,致力于提升民族档案意识和文化素养,构建良好的“档案公共关系”。档案期刊要重新审视自己,合理定位,从而进一步推进档案期刊在宣传、推广档案意识,繁荣文化事业方面的作用。

(三)拓宽档案范畴,提升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文化素养,推进档案文化的形成和繁荣。

档案是文明的产物、文化的源泉,档案期刊有通过介绍档案内涵展示和弘扬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功能。因为,对大众来说,“档案”就是“档案”所承载的信息,这正是档案本身教化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何况,优厚的馆藏资源是档案期刊的优势所在。

档案期刊要大力发掘馆藏资源,尤其应发表档案史料方面的研究成果。此举实则是一种宣传,不仅有助于档案及实物征集,更能鼓励普通百姓回忆过去、收集整理家族或个人档案甚至于个人收藏,进而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文化素养,推进档案文化的形成和繁荣。

《上海档案》至今已出版了218期,这个数字在档案刊物中可能已不算少,但在林林总总的社科期刊中,依然还是十分年轻的。努力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档案人始终如一的目标,因此,《上海档案》任重而道远,她将在档案事业的不断开拓创新发展中,以新的手笔绘就新的辉煌。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5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