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教育培训 » 继续教育 » 正文

对档案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8:39:02    来源:网络    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    浏览次数:205    评论:0
导读

众所周知,继续教育的核心是终身教育思想。基本观点是教育应该相伴于人的终生,每一个人都不受年龄、资历、地位的限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均可以接受教育。20世纪60年代,欧美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以来,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我国对继续教育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在近20年时间里初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其重要途径。档案继续教育在国家

众所周知,继续教育的核心是终身教育思想。基本观点是教育应该相伴于人的终生,每一个人都不受年龄、资历、地位的限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均可以接受教育。20世纪60年代,欧美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以来,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我国对继续教育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在近20年时间里初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其重要途径。
档案继续教育在国家档案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10月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行政规章,对档案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用、任务、对象、内容、形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从档案法制角度明确作了规定。在国家档案事业“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均列入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项目。上海市的档案继续教育,不论是规范、组织、管理、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 高校档案学专业在继续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作用
就高校档案学专业来说,我认为参与档案继续教育大有必要。理由有如下两点:
首先,从高校的功能来看,高校档案学专业应当在档案继续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现代大学的功能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继续教育实际上发挥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部分功能,是学校功能的重要组成,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大学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现代的大学是开放性的大学,只有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才能体现大学的开放性。高校的功能为大学参与档案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促进档案学历教育与档案继续教育的衔接,加强档案高等教育与档案继续教育的融通,有效整合高校的档案教育资源,促进档案继续教育的发展。
上海大学档案学系创办于1981年,长期以来,我系一直非常重视档案继续教育,将其视为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伟长校长曾明确提出“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一是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二是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三是拆除各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墙;四是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参与档案继续教育方面,我系做了一些工作,如培养档案学自考生近千人,教师承担各种专题讲座,依托我院社会学系与档案局同共举办档案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
其次,从档案学科属性来看,高校档案学专业在继续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作用。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古往今来的档案学理论均来源于档案实践。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学的发展要求,档案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档案学研究必须联系实际,面对发展中的档案事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问题的研究上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与档案信息化使传统的档案学研究模式已经发生变化,新的模式强调把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档案资源管理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这一模式的转变必将对档案学产生深远影响,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
高校档案学专业重视参与档案继续教育,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一种双赢。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与机制的影响,我国高校档案教育形成了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主要实施学历教育,没有将档案继续教育看作是一种份内的事,这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档案继续教育的需要。实际上,通过参与档案继续教育,既可以扩大高校档案学科在档案领域中的影响,促进与档案部门各单位的交流合作,为学校多渠道服务社会搭建平台;也能为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窗口,弥补档案实践经验的不足,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档案学专业参与档案继续教育的功效不仅仅是单纯为社会服务,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都有促进作用。     
上海大学档案学系经过25年的建设,形成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学基础理论三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中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5名青年教师有的已获得博士学位,有的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办学层次上,现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每年招收本科生40人左右,研究生15—20人。为参与上海市档案继续教育并多做贡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思想观念转型,提高对档案继续教育的认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明确为上海档案继续教育发展服务的目标,坚持以此为导向带动科研和教学其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档案继续教育纳入我系人才培养战略之中,从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
二是树立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 把档案继续教育作为服务上海档案事业的一种直接途径和手段,在档案继续教育参与上,要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内容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档案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所突破。
三是确立高质量参与的长效机制。参与档案继续教育,不能采取短期行为,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要坚持高质量,突出高校档案学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打造一个精品专题讲座系列,在不断深入调查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内容,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档案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对教师知识结构、讲授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学员对高深的理论探讨不感兴趣,特别关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希望所学的知识能马上转化为实践。这个实用性明显的特点,对档案继续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个标准,建设完善一个结构合理、能力较强、水平高超的档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二、对档案继续教育内容改革的建议
一般而言,设计档案继续教育内容要考虑的因素:一是课程定位;二是基础与提高并重;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四是要可持续发展;五是形成地方特色。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随着新技术而更新的科目,使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是提高素质的科目,使培训提高学员的业务理论素质,为档案工作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档案继续教育内容要紧贴档案工作实际,这是档案继续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它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选择反映国内外档案工作最新进展的前沿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选择切实增进档案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如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网站建设、现行文件集中提供利用等。
以上内容无疑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建议档案继续教育设置档案学文献研读的教学内容,采取阅读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习档案学的经典文献。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国内外档案学经典文献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了解档案学重要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为创新档案学理论与实践打下基础。
在档案继续教育中开设档案学文献研读课程,提倡精读档案业务书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做好档案工作,推进档案学理论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同时也符合国家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就档案学理论研究来说,今天在许多时候我们在研究讨论某一问题时,对这个问题的发展过程搞的不是十分清楚。比如,研究全宗理论的人没有读过荷兰学者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研究档案双重价值问题没有读美国学者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当然这种研究结果的科学可靠性是可想而知的。再如,今天我们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问题、档案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引进借鉴外国档案学理论问题,如果我们读一读吴宝康著的《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就会受到启发。在这部著作中吴宝康指出:“批判地学习外国档案学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批判地研究和继承我国自己的档案学历史遗产,总结我国自己的档案工作实践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档案学。该书中对上述问题有详尽的阐述。
有人认为档案学文献研读讲的都是理论,距离档案工作实际太远,对于今天工作中不能立竿见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通过研读档案学文献,不仅能提高理论素质,也能提高实际技能。比如,我们现在提倡档案馆社会化服务,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和渠道,这可以在《现代档案与文管理必读》一书中得到启示。该书在论及档案馆展览、教育服务与公共关系时提出:“档案馆是具有文化使命的机构,它不再局限于为学术研究和公务管理服务。在许多场合,人们讨论了将档案馆保存的史料资源用于学校教育的可能性。让学生接触到原始材料有利于历史教学和社会科学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档案在教学中的应用确实带来某些问题,但也表现出档案机构和学校之间与日俱增的合作所带来的效益。”以上观点对于我们实施档案进学校进课堂具有实际意义。
再如,目前有的档案馆正在建设口述档案,保存人类社会记忆,如果读一读《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就可以解决如何建设口述档案的问题。这是一本全面、具体、明晰的口述历史实务指南书。该书作者唐纳德·里奇(Donald A. Ritchie),现任美国参议院历史室特邀历史学家,曾担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在美国各地主持各种口述历史计划,为口述历史做出了突出贡献。全书以实践操作为主线,兼及理论,重点围绕着“做”字来进行阐述。对于口述历史如何筹划?如何行动?如何开辟经费资源?访谈时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保护受访者的版权?访谈者如何通过访谈技巧搜集有用的资料?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科技?如何保存访谈的记录、磁带、光盘?如何利用口述历史?等等,都阐述的缜密细致。在体例上,全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大量实际案例,简洁、通俗、准确地回答了读者的疑问,并指导工作者避开陷阱和错误。该书在美国出版后,广受赞誉,一直成为口述历史界推荐的经典读本,被称为是口述历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式的手册。《美国档案年鉴》评价说:“这本书远远超越了字面含义,它传达出了作者对口述历史的激情。把它放置在社会和专业的背景中,它将使新手和行家同样获得灵感。”我们知道,美国是口述历史研究形成较早的国家。现代意义的口述历史研究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后,在欧洲和其他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虽然该书中所使用的关键词是“口述历史”,但对我们建设口述档案却大有关联。且不论口述史料本身即是档案资源的命题,就做好口述历史而言,确实要涉及诸多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技术。如口述历史计划的形成,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契约的签定,访谈前的研究准备,访谈中的录音、录像技术要求,访谈后记录的整理,口述档案的存放保管,口述历史成果的发表形式,以及著作权的归属等等,在这些涉及口述历史操作的重要方面,该书根据美国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规则和标准,值得我们建设口述档案时学习和借鉴。
综上研读档案文献的诸多益处,在现有的档案继续教育内容中增设这方面的教学课程,能够培养出厚基础、高素质的档案现代化建没人才,推动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原创作品,作者: 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4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