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专门档案 » 科技档案 » 正文

科技档案编研的成品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9 11:27:04    浏览次数:45    评论:0
导读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对其实行成果管理,即通过对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鉴定与登记,对编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予以肯定。

科技档案编研的成品管理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对其实行成果管理,即通过对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鉴定与登记,对编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予以肯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编研成品的质量,保护编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的进取的精神,有效地提高编研工作的效率和编研成品的水平,使科技档案工作更加主动地为科技、生产及其管理工作,以及其它社会工作服务。

(一)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鉴定

1.鉴定的形式与方法

一般而言,凡是经过立项的科技档案编研成品都应该进行鉴定。根据编研成品的情况,可具体选择以下鉴定形式。

1)鉴定的形式

①验收鉴定,指由验收单位根据编研立项报告、编研方案、计划任务书或编研合同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对编研成品进行鉴定,并作出结论的鉴定方式。

②专家评议,由同行专家对编研成品进行的审查与评价,由组织鉴定的单位再根据专家意见作出鉴定结论。具体形式可以采取书面鉴定和会议鉴定。

③视同鉴定,是指对需要鉴定的编研成品,由使用单位或编研单位提供利用效果证明,鉴定单位可以根据这些证明将编研成品看作已经通过鉴定。这些利用效果证明包括:经过实践证明编研成品提供的信息内容准确、成熟,已经直接运用到科技生产或科技管理之中,并且由使用单位出具证明;或者已经按照编研合同的约定验收合格,在使用中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并由使用者出具证明;或者评述或综述型的编研成品,在全国专业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由编研单位提供公开发表的证明等。

④检测鉴定,是指由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测试及鉴定,并且作出结论的鉴定方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是那些直接参与或配合科研、生产技术活动的编研项目的鉴定。如,为某项新产品开发提供相关数据的调查报告、为设计工作提供前期资料或相关套用图样的编研成品等。

2)编研成品鉴定的方法

随着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编研成品的鉴定也经历了从比较随意到越来越规范的过程。编研成品鉴定的方法主要采取:

①定性分析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由组织鉴定的单位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绘制成评价表;然后,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判,由专家们根据评价标准提出自己的评审意见或获奖等级;最后,由组织鉴定的单位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一般应该按照2/3专家的意见形成鉴定结论。这种由专家评判方法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简便易行;缺点是,受主观因素影响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是相对定性分析而言的一种比较准确的量化评价方法。目前这种方法一般仍需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编研成品的特点确定鉴定的指标;并对鉴定指标进行量化;然后,请专家按照指标要求定量地评价编研成品;最后,对专家的量化意见进行计算,经常采取加权求和法或者加权平均法得出评审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意见经过量化比较准确,但其具体效果受指标的确定与量化水平科学性的制约。

3)编研成品鉴定的步骤

第一,成立评选委员会或评选小组,其成员一般由领导、科学技术和科技档案工作方面的专家,以及从事编研工作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编研项目的负责人根据预定的鉴定的范围和评价的标准填写鉴定申报表,由评选委员会(评选小组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初评,然后将出初评意见提交评选委员会或评选小组讨论后投票表决。

第三,将表决结果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和领导审批,对编研人员予以表彰或奖励。

2.编研成品鉴定范围与标准

编研成品鉴定是编研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编研成品都要进行鉴定,一般是将鉴定与评优结合起来,即对水平较高的编研成品才有必要进行鉴定。以便为编研成品的评奖提供准确的依据,根据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实际成果鉴定应该明确以下问题。

1)编研成品的鉴定范围

①对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益处的;

②对加强各项科学管理、确实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和在其它方面提供了可靠条件的;

③使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的;

④对帮助领导和业务部门进行经济、技术决策,起到依据、参考和借签作用的;

⑤对保存珍贵档案史料及科技史或生产建设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

⑥对社会其它公益事业发挥了某种积极意义的。

2)编研成品的鉴定标准

为了使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鉴定起到规范与指导的作用,必须制定一套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强的鉴定标准。以下要点可以作为制定鉴定标准的参考:

①编研选题的鉴定标准。主要考虑选题的意义,如,选题的预见性即编研成品能否及时满足客观需要;针对性即编研成品是否紧密结合科技活动、科技管理的需要,是否适应某专业或地区科技水平或资源开发的特点,是否直接为重要科技活动及社会其它工作的客观需要服务等。

②选材的鉴定标准。即对选材质量的综合评价,包括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较高的查全率或一定的系统性;人选信息的准确、可靠性;科技档案信息发掘的程度——是否发现了某些珍贵的史料或者重要科技信息;是否妥善地处理了促进档案信息交流与保护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等。

③信息加工质量的鉴定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加工方法的选择、具体加工的质量和加工的难度三方面的因素。加工方法的选择,包括加工方法选择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编研方案的要求,客观效果如何等。加工的质量,应该根据各类加工方法的要求具体地衡量,例如衡量文摘的加工质量应考虑其精练程度、与原文的一致度;衡量图样文件加工的质量,就要检验其内容的成熟度、数据的准确性与图形的清晰度和易用性等;对材料的编排质量的衡量,就要看材料分类的科学性、体例选择的实用性、科学性等。衡量信息加工的难度,包括编研主题的综合性或专业性与复杂程度,如选材的范围与比例,信息加工的工作量、加工方法的综合性,信息加工的效果与效率等。

④专业科技水平的鉴定标准。主要反映编研成品的科技含量,包括专业信息的系统性、典型性,编研成品的知识新颖性等。

⑤交流、出版效果的鉴定标准。包括,编研成品使用的范围;其交流方式是否得当、交流方式的性能价格比如何。编研成品的后期制作质量,如装帧设计、差错率、印刷或复制质量。交流效果,如交流的及时性、交流的数量、交流渠道的畅通及可控制的情况等。

⑥作用和效果的评价标准。包括:编研成品的利用者的评价、编研成品的使用频率、使用编研成品带来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对科技生产、管理决策起到的重要参考作用。

3.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鉴定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政策性的管理活动,一定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避免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以引导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健康发展。为此,在鉴定时特别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经济效益与学术价值的关系

现实经济效益是评价编研成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科技档案信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和技术、经济价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由于历史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过程,实践证明,往往一些具有创新意义或者学术水平较高的编研成品,如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基础材料,或者史料性的编研成品,都难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产生技术、经济效益。对待这些编研成品,应给予学术价值的客观评价,并把它们与经济效益明显的编研成品同样看待,这就要求鉴定专家的广泛性。

2)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产生技术、经济效益,由于编研成品的类型不同,这方面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有的为现实服务能够“立竿见影”迅速见效,如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编研成品一经采用,立即就能产生经济效益;而有的编研成品见成效的过程就比较迟缓,如参考性的编研成品,虽然它能够影响科技人员或科技管理人员的设计思想,启迪他们的智力创造,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但是这些效果,却不是立即显现或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此外,有的编研成品的近期效果显著,有的近期作用则不明显;有的编研成品作用的时间是一定的,有的作用时间是无限的。因此鉴定时,应全面考虑编研成品发挥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特别要认真分析、评价其隐性,迟缓和长远的作用,不能只要求它们近期的或者显性的作用,更不能只承认近期和显性的作用而否定了其它作用,必须给编研成品的各种作用以客观的评价。

3)利用范围与保密控制的关系

为了从利用者角度客观反映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利用价值,人们往往习惯以利用频率和范围作为评价利用价值的标志。当然一个受利用者广泛欢迎的编研成品的利用价值一定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考虑这个因素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科技档案利用的特点——控制性。对于那些反映了国家或企业的关键技术、尖端技术或直接影响国家或企业技术经济效益的科技信息,虽然它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为了保护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在编研工作开始时就要确定其密级,以便控制其选材和使用的范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编研成品的广泛使用。反之,如果这些编研成品的价值不是如此重要,就没有必要给它的划定密级了。因此,在分析编研成品的使用频率,还应该考虑其因保密而受到的限制,对它们的使用价值给予科学地评价。

(二)编研成品档案的管理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是由科技档案信息加工而成的,是编研人员智力劳动的结晶。它不仅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相关科技档案信息,具有查考、依据的作用,而且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过程与成果,对研究和认识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编研工作的经验,具有重要查考和依据的作用。因此,为保证编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建立编研成品档案予并以妥善管理将非常必要。

建立编研成品档案,应当从制定编研工作计划和编研立项开始,到编研作业的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注意形成和积累有关记录材料,待编研成品的进入交流或进行鉴定后,编研人员应该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本予以归档。这项工作应该在编研小组内明确专人负责。

编研成品档案成品为单位,其内容构成包括:科技档案编研工作计划、立项报告、编研成品方案(大纲)、选材工作单、编研成品原稿和最后校核审批付印的定稿,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正式出版物、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编研工作签订的协议、合同,进行预测和可行性研究的报告及其调查材料、反馈信息材料、成果鉴定材料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2/48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