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验交流 » 正文

服务“一带一路” 助力丝绸档案走向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8 22:35:37    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178    评论:0
导读

作者:吴 芳 周 济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吴 芳 周 济

          来源:中国档案报

 

    为进一步提升苏州丝绸档案的国际影响力,日前,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派遣了代表团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评审机构、中国驻法国巴黎大使馆、瑞士苏黎世档案馆、法国亚眠的索姆档案馆等进行了交流,考察了瑞士、法国两国的档案工作,并就日后进行丝绸档案展览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适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机遇,为扩大苏州“丝绸之府”的影响,在国家档案局、江苏省档案局关心支持下,几年来,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借力借势、想方设法推动“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的申遗之路,使其于2015年5月成功申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于2016年5月成功申报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于2017年10月成功申报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此期间,苏州档案部门积极承办多个国际档案会议、举办海外展览、拍摄宣传片、编印丝绸画册等,为申报工作争取外部支持、营造浓厚氛围。“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的申遗成功,是档案部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丝绸产业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填补了苏州在《世界记忆名录》中的空白,为苏州保护悠久历史文化、打造世界遗产城市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考察,笔者对瑞士和法国档案部门开展服务的精准化和人性化感触颇深。以苏黎世档案馆为例,经过专业鉴定,该馆仅接收政府部门移交档案的10%,其余90%文件均被销毁。档案馆理应是出具最权威档案鉴定结果的单位,去芜存菁既保证了档案馆馆藏的精品化,也为提升配套管理水平,如整理编目、日常管理、人员配备等,以及提高开展数字化、后续开发等工作的投入率做了先期保障。在苏黎世档案馆,笔者看到约1000年以前的档案均得到妥善保存,特别是古老的图纸被装在特定尺寸的透明保护袋中,再摊平装入底图柜,还有横跨数百年的各领域的档案,在当地档案馆人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杂而不精进行精准化管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方面。瑞士和法国档案馆开展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档案馆是让人们可以轻松地触摸家乡历史的场所。如,法国亚眠的索姆档案馆所在建筑是二战遗存中最古老的、类似亭子的小型建筑,一个展示本地历史文档的阅览厅和一个公共活动室通过玻璃墙隔开,据该馆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强档案文献与公众的情感联系,这里经常会举办读书会等活动。此外,阅档室虽然装修简单,但设计感强且温馨舒适,各种细节均体现出档案馆实实在在重视阅档者的体验。在人员配备和机构设置上,以苏黎世档案馆为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共约40人,根据接收、整理、修复、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分为6个部门,以上经验对正在建设的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来说,都值得学习借鉴。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一是创新推动“档企合作”,助力丝绸产业振兴。目前,“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的保管单位——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已同18家企业共同建立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由档案部门提供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丝绸产品样本和技术资料,企业提供科研人力和生产设备,双方合作进行技艺传承、研发新品,并为这一传承创新过程建档,使珍贵文献保护和开发突破“束之高阁”或“小众研究”的局限,探索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苏州档案部门与合作企业研发的丝绸新面料先后被北京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新中装”、世乒赛颁奖礼服、天安门阅兵式城楼座椅“福袋”等采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举措也受到了来苏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高度肯定,他表示,在世界范围来看,这种赋予古老文献以新生命的做法十分值得思考和推广。

    二是加快推动“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成功申遗的后续工作。申遗成功后,江苏省、苏州市领导相继作了批示,省委常委、秘书长樊金龙指出“希望更好发挥‘古为今用’作用”,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希望在深入挖掘丝绸档案文献遗产、抓紧建好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等重要工作中再接再厉,为苏州保护历史文化和打造世界遗产城市贡献力量”。2018年,我们将按照上级档案部门部署,积极承办“一带一路”档案展及学术研讨会,立足本地特色,推进世界记忆项目苏州学术中心工作,并加大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办法,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同时在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社科项目、市政府立项项目等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加强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建成后职能、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作出努力,奋力彰显“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在新时代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14日 总第3232期 第三版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news/201811/19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