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馆室管理 » 正文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共档案馆社会服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33:13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19    评论:0
导读

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黎霞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档案事业可以为此作出什么贡献呢?目前全国公共档案馆建设正方兴未艾,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探讨一下公共档案馆对构建和谐社

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 黎 霞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档案事业可以为此作出什么贡献呢?目前全国公共档案馆建设正方兴未艾,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探讨一下公共档案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其必要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一、公共档案馆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顺应社会和民意发展要求的明智选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之间也存在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仍未形成有序的运转机制,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巨大,社会保障不普遍等,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它最终要达到的是一个政通人和、诚信友爱、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境界。它的根本特点是,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它表现为法制健全,社会各阶层人们享有平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民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而这也是我们建设公共档案馆的目的所在,它主要由公共档案馆的性质与功能所决定的。
从公共档案馆的性质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档案馆才普遍建立,但长期以来处于封闭状态。1987年颁布《档案法》,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档案馆的公共性。但因种种原因,公共性表现的并不充分。历史发展到21世纪,由于社会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将公共档案馆建设推上了历史前沿。首先党中央提出了新时期“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职能,由单一管理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此情形下,档案馆作为社会主要信息特别是集聚政务信息的专门机构,有义务准确、及时、有效地向政府机关及社会各界提供档案信息,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和普通市民知晓政务信息作出贡献。其次,当代中国已经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级文化事业机构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而档案的独特价值,赋予其保管机构档案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一种以人为本新型的档案馆建设理念呼之欲出,也就是说,“开放性、亲民性、文化性、服务性”,将是未来我国档案馆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战略。开放性,即公共档案馆奉行开放原则,开放带给档案馆的不仅是利用者的需求满足,还有日益广泛的社会认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解、支持。亲民性,即公共档案馆要为社会公众服务,建筑和设施、馆藏、利用手段、开放程度及工作时间等方面都亲近民众,最大限度地为民众服务。文化性体现在新世纪档案馆应是文化标志,以优美的公共文化休闲环境和反映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社会民众的精神圣地。服务性表明公共档案馆的服务的重点将向社会大众转移,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服务将占据主导地位,真正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什么服务,公共档案馆就提供什么服务。
基于以上理念,对公共档案馆功能概念也有了新的科学定位。与传统综合性档案馆相比,公共档案馆除了基本的存史利用功能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资政决策参考功能,公共档案馆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的信息服务部门,为资政决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公共档案馆应当承担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可以成为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市民接受终身教育的“社会课堂”;信息传递功能,档案馆作为保存档案的基地,在信息传递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档案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馆外资源,与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将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产生独特的作用;智力开发功能,档案是文明的产物,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智力资源。档案馆作为这种智力资源的保藏地,应该主动发挥开发智力资源的功能,除了提供社会咨询服务外,还应通过举办展览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丰富的馆藏,吸引社会用户来馆利用档案信息,并直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激励人们的探索精神、启发人们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而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学术交流功能,档案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经验与教训的总汇,它又经过档案馆工作者的收集、整理、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而成为系统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馆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同时,档案馆工作本身也具有学术研究的内容,档案馆工作者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学术研究人员。公共档案馆应加大档案开放的力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学者来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使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文化休闲功能,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档案馆,为了适应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和加强前瞻性,主动承担起开发公共消遣方面功能的责任,推动档案馆向大众化、公共化方向发展,吸引人们到档案馆来消遣,为档案馆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市场服务功能,档案文化资源的惟一性和稀缺性是档案馆能够在城市文化领域内大展身手的依托和后盾。公共档案馆理应利用资源优势和行业特点,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商业性文化产业方面双管齐下,努力为文化市场服务,并以实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综上所述,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使得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得以通过档案这一载体和形式多样的公共服务方式惠及全体人民,使得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广为宣传落实,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还可以从各个方面为促进和谐社会服务。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共挡档案馆建设还须更上一层楼。
二、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档案馆开展社会服务的途径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公共档案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齐心合力,共同打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平台
构建和谐社会、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离不开档案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支撑点来推动和保障服务创新。但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体制制约及档案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和政务公开,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对档案的需求日益高涨,市民个人查阅利用档案率近年来呈直线上升之势,利用者除了工作查考外,大多是个人查找工龄、婚姻档案、公证档案、知青档案、房地产档案等,还有人到档案馆寻找老照片。然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中,各地档案馆已明显感到了结构单一、资源不足的缺陷,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档案尚未进馆,或者说未全部进馆。因此,今后,各地档案部门应着手研究优化馆藏结构的方法,加强向社会接收和征集档案,对于一些家庭或个人档案,也可通过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收存起来。还要更多地接收公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材料,如照片、录音录相、收藏品、纪念物等,以满足人们的休闲愿望。目前,某些区县档案馆开始提前接收对百姓有切身利益关系的机关重要档案,如公证档案、婚姻档案等,并提前面向社会提供有限定性的服务,这是良好的开端。
同时要加快网络数据库建设,以资源共享弥补资源配置的缺陷。如切实解决档案部门参与电子政务资源建设等问题,加快资源建设的步伐。上海市档案局馆局域网已整网接入公务网,闸北、静安、杨浦区级档案目录中心已与市档案目录中心联网,专门建立了婚姻、独生子女、知青等档案专题目录数据库,通过市民信箱,依法开展利用工作,为档案馆开展公共服务插上有力的翅膀。
此外,公共档案馆如果不能有效地向社会提供资源利用,也就失去了持有档案的依据,这就要求公共档案馆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整理、鉴定、研究性的编纂加工和信息开发工作。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下发后,上海市信息委已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全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上海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也突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的主题,并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照片抢救工程等方面列出重点项目,为上海档案部门信息开发工作开辟了道路。目前,上海市档案馆已开放17批共80万余卷档案,占馆藏量的30%。其甄选的《江南制造局》全宗汇集90卷及《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成功人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大量编研产品获得显著的社会效果。在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中,我们感到政务信息的公开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明显的,档案开放程度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着的社会利用需求。上海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提前开放档案的问题。我们应切实解决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及档案信息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档案信息利用工作,为和谐社会构建作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效力
公共档案馆建设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效力,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公开与公平为原则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增强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从而实现使人人都享有档案公共服务的目标。这一过程中,需要抓住关键,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为推进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建设及诚信体系建设服务。
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随着城市化战略加快推进,档案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服务的作用将进一步凸现。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按照《档案法》及档案条例等有关规定,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对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为完整保存城市历史资料和今后的维护和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房地产业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容易发生矛盾。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于2005年出台了《城市拆迁档案资料管理办法》,采用与房屋拆迁单位签订档案移交协议书的方式,接收拆迁档案,为今后开展有关档案利用打下了基础。2005年上海世博会建设动迁时,8000多拆迁户中有7900多户都到浦东新区档案馆查阅了各自的房产资料,有了按政策获得一定标准动迁房的准确依据,档案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8日)。今后,加强对房地产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为了让群众清楚知道有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有关档案,应主动编制档案馆馆藏介绍,给用户提供具体的档案线索和查找途径及方式,切实地维护公民的利益,为推进城市建设顺利向前推进而作出贡献。
我们还应看到,我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而市场经济制度毕竟是以利益为基本导向的经济,如果不加以监管,必然会产生某些危害社会的负面行为,这是与构建秩序和法治的和谐社会目的相违的。为了让社会公众利用畅通的诚信体系了解和掌握诚信状况,让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无法生存,建立诚信档案势在必行。买房前查阅经纪人信用档案,眼下在上海楼市已不是新鲜事,目前,上海已有460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5500家房地产经纪企业和1.4万名房地产执业经纪人的信用档案已向社会公布,这只是上海信用档案体系的一部分。为了给上海市民带来更为诚信、规范、透明、法治的市场环境,上海市档案局已制发了《上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在上海市近80%的国有控股公司规范了信用档案管理,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对外服务窗口已正式向社会开放,将市国资委下属的514家大中型企业和执业人员的经营业绩、诚信档案通过向社会开放,让老百姓挑选企业有依据。今后企事业信用档案体系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尤其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应会同有关部门,在工商、质检、税务、环保、行业协会等部门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信息的平台,从正面加以引导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促进他们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2、抓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这一关键点,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各级档案部门应努力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通过舆论导向,弘扬正气、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从而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近年来各地档案局馆通过各种题材的展览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出了许多努力。如上海市档案馆在暑期和寒假,结合中小学乡土历史课程,提供著名的商业街区、各类票证等专题检索、免费讲座、参观展览等,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家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上海档案馆新馆举办的东方讲座,即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就社会热点进行专题讲演,精彩的演说,为档案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外地听众远道而来,真正体现了档案馆作为文化活动场所的魅力所在。一些档案馆在欧美、日本等国举办了一系列有关祖国历史变迁的档案展览,引起了许多侨居海外的华人的关注,激起了他们热爱故土的赤子之心,纷纷将自己多年珍藏的反映祖国历史的档案交给国内一些档案部门保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各地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论述,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在日益开放、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为档案馆提供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促使我们利用馆藏优势,发掘有关信息,为这项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些档案馆即从身边的人与事找材料办展览,宣扬正气,树立新风。如河南新郑市档案馆以参加过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的离休干部张国志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举办了“爱国进步、珍爱人生”的专题展览;管城区档案馆举办的“劳动者丰采图片展”,真实记录了十六大代表、全国劳模、环卫工人朱和平的先进事迹,弘扬了淡泊名利、甘为奉献的崇高品质(《中国档案》,2006年4月20日,廖洁:”郑州市档案馆实现多元化服务“)。
3、抓住服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切入点,加强政府公开信息的利用工作
政府信息开发工作,就是在不涉及国家秘密,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公民通过查阅现行文件和有关档案,实现政府和公民间的良性沟通,消除公民对政府由于封闭管理而产生的猜测和不信任感,促进政务机关的廉政建设。因此,它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0年我国各级档案馆相继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在老百姓和政府之间架起了又一座桥梁。这项工作是档案馆拓宽社会功能的新尝试,为档案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和相关制度,及时向档案馆报送现行文件没有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的自觉行为,加之市民对政府各部门职能的认识尚不清楚,致使很多申请或由于文件缺乏、或由于是“非本部门掌握”信息,档案馆只能简单拒绝用户的要求,或将用户推向相应的政府机构。因此,作为公共档案馆应该积极推动国家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规的制定,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同时需要档案馆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政策水平,了解政府机构的有关业务知识和公民的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从单向向市民提供信息利用朝着既提供信息又为市民申请、咨询、建议提供渠道的双向交流服务模式发展,并针对社会公众的不同利用特点主动满足公众的个性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为民主政治建设出力,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目前,有些档案馆将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与档案馆利用工作结合起来,使一些为查阅现行文件解决现实问题而来的普通百姓在档案中查到相关信息,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凭证和依据。如长春市档案馆规定,职工在办理社会保险时,凡个人档案丢失的,档案馆的证明可以成为政府认可的依据,该馆将114万件企业职工的劳动调配证原始存根建成数据库向利用者提供,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新形势下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梁伟、赵欣,《中国档案》2006年2期)。
4、抓住为民服务这一突破点,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助百姓解决难题
为民服务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团结互爱、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是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也是公共档案馆建设工作的重点。
社区组织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就业援助、帮贫帮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健康、治安,是社区几项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是事关城市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社区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档案工作,为社区建设服务非常重要。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26个城市确定了社区建设实验区,相关档案工作就开始了,2003年全国社区档案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社区档案工作日益发展。如近年来上海市已有100多个街道办事处和90%的居民委员会完成了建档工作,档案进社区,进楼组,进家庭活动,正成为区县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内容,上海在居民小区配备了就业援助员,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登记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就业援助档案。2003至2004年徐汇区利用就业援助档案,为18万人解决了就业方面的困难。自2004年实施小城镇保险以来,上海各区县档案局馆提供了大量征地档案凭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了镇保档案,失地农民虽然住进了公房,每月仍能领到足额养老保险金,使生活保障有了可靠依据。健康档案,不仅对于居民个人保健,对于预防传染病保护公众健康也有重要的作用,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80岁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有的还以辖区内的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使疾病预防和控制覆盖到了社区,为医务人员授课培训、上门服务和居民治病保健提供了方便(邹伟农:“上海社区档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中国档案报》2005年3月24日)。今后,公共档案馆应体现公共服务全方位性特点,继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路子,如参与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文化信息库和社区文化交流活动的建设,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以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档案工作还要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上海市民黄先生通过查阅区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文件档案,以行政诉讼解决了长达10多年悬而未决的工种认定问题,维护了自身权利。天津河东区档案馆收集知青档案较完整,为当年的知青解决了计算工龄、养老保险、子女回津落户、就学就业等许多问题。一位老知青是第一批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回乡务农,十几年后返城一直没有工作,当她知道市政府为没有工作的知青解决养老保险政策后,急忙来到档案馆,工作人员放弃午休时间接待了她,通过查找,终于查到了她的下乡时间,使她据此每月能够领取到了养老保险金。有些企业破产下岗工人,为解决工作调动、劳动保险问题前来档案馆,档案馆以周到热情的接待服务稳定他们的情绪,做好思想工作,一些档案馆主动为群众减轻负担,对持有下岗证明者实行免费查档,下岗工人们查找到了所需档案和证明材料,高高兴兴而归。宜都档案馆自2001年以来陆续为30家破产企业代管了2万多卷(册、盒)档案,几年中,该馆为数千工人提供了特殊岗位证明材料,为这些工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供了方便。当他们发现其代管的搪瓷厂保存工资单不齐时,还想群众所想,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使有关部门很快补齐了材料(《中国档案报》,2006年4月17日,杜寿元等:“宜都档案馆为下岗工人带来希望”)。重庆市政府日前出台文件,对部分老人申请享受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或基本生活费明确了应该具备的条件。璧山县档案馆遂为200多位老人查找到了当年招工时的相关档案材料,帮助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中国档案报》,2006年4月20日,曾向前:“9天:200余位老人找到招工档案”)。档案馆为普通公民救急、救难,使即将激化的矛盾得到化解,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和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个人权益信息”利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政务信息及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包含大量的个人信息,因此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如不注意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可能会造成某些个人信息不当地流入社会,产生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严重后果,因此,公共档案馆在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与馆藏档案利用中,既要注意保护公民的利用权,又要维护公民的隐私权,以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及产生新的不安定因素。北京东城区档案馆即重新修改了《东城区档案馆不开放档案范围》,明确规定婚姻档案、招工档案和知青档案作为控制开放档案,除当事人及特定人员外不对外提供利用,确保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
总之,建设公共档案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立足于服务,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起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努力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公共档案馆建设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7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